涿州洪水逐漸退去,救援接近尾聲。
在受災較嚴重的農村地區,救援人員為轉移樓房里的群眾,采用搭人梯的方式,一點一點把被困人員背下來。
村莊的水下有很多泥沙,舟艇行進不暢時,救援人員下水推船。水渾濁不見底,腿一不小心就磕到了石柱。
【資料圖】
" 擦傷和淤青是最普遍的狀況。" 作為連續三天參與現場救援的社會力量,江蘇藍天救援隊負責人徐文杰告訴九派新聞,他們已經習慣了。
算上他自己,這支隊伍共來了 144 人參與涿州的搜救工作。他們也準備了醫療物資,考慮到災區需求,徐文杰說,盡量把這些資源讓給老百姓。
江蘇省藍天救援隊。圖 / 受訪者提供
【1】緊急馳援
自駕游告別新疆后,徐文杰和家人踏上歸程。7 月 31 日下午,他們將車開到了武漢。此時,一份緊急通知,催促著他結束旅行。
通知的內容是馳援涿州。徐文杰迅速讓全省各隊組織人員、裝備,做好統計,準備隨時增援。
而他自己,在向家屬說明情況后,安排家屬從武漢坐高鐵返程,獨自開車趕赴涿州。
1200 公里路,他一夜沒睡。凌晨 2 點,江蘇藍天救援隊 17 支隊伍 144 名隊員到達涿州。
經過商討,所有隊員一致決定不休息,領了任務就直接趕赴救援現場。
徐文杰說,家人對自己的行動也很支持、理解。" 類似的事前年已經發生過了,前年我在西藏,鄭州水災的時候,我是從西藏一口氣開車到鄭州的,他們從拉薩坐飛機回去了。" 他補充道," 我是一名中學政治老師,參加救援工作,我覺得能夠真真切切地幫助別人,做點實質性的事情。"
【2】積水最高處將近 10 米
這些天,江蘇藍天救援隊主要負責涿州的刁窩、佟村、保定蓮池村的救援工作。每進入一個村莊,隊友都對村里的受損情況感到驚訝。
" 剛到受災村莊時,那里還在下雨,水很大很深,積水最高的地方將近 10 米,與路燈同高。" 更讓徐文杰印象深刻的是,這邊的村莊很大,一個村將近 2 萬人。
村莊沒信號,救援人員之間的通信基本靠嗓子吼,剩下靠對講機。這給救援工作帶來不便。他們只能根據早前登記的信息,反復進入村莊核對、逐一摸排。
有一次,一支小隊早上 7 點進村救援,中途出現了失聯,下午 4 點才聯系上。" 我們當時很緊張,路都變成水面了,沒法進去找。" 徐文杰說。
原來,村里面沒信號,救援人早前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和實際情況不同。這支進村小隊花費了很長時間,才摸清了村里的情況。
【3】先救矮房屋頂上的人
江蘇省藍天救援隊轉移被困群眾。圖 / 受訪者提供
截至 8 月 3 日下午 5 時,江蘇藍天救援隊總共救出 2892 人。
" 人數之所以這么具體,是因為我們給所有救助群眾全部編號,做好了記錄。" 徐文杰解釋。
對于救援情況,其稱,江蘇救援隊共有 28 艘船,三至四名救援隊員一組,分了 30 多組。先進村的隊員對村莊里多少人,哪一家有老人,有孩子,幾人用一艘船,都做了統籌。情況摸清后,他們再將信息傳遞給其他隊員,大家統一進去救。
去救人時,好在村民們基本互相認識,也知道哪一家比較困難,哪一家有老人,會提醒他們村里危險的地方,也會互相禮讓,讓救援人員先救老人和小孩。
被困居民基本上都待在二樓或屋頂,徐文杰介紹," 我們先把在矮房屋頂上的受困群眾救出,家里有基礎疾病的老人和孩子先救出。住在樓房里的群眾,我們會先送物資,保證他們先吃到東西。"
【5】涿州救援難度大
九派新聞采訪獲悉,江蘇藍天救援隊這次參與救助的人員年紀最大的 58 歲,最小的是 20 歲。招募隊員時,要求所有的隊員至少參加過相應的水上的訓練、會開船,操盤的技能也要過關。
" 在急流里開船,和正常水面開船完全不一樣,加上船比較小,坐的人又多,動力也不足。" 徐文杰說。
江蘇省藍天救援隊轉移被困群眾。圖 / 受訪者提供
58 歲的這位隊員已退休,每天都會去跑步,有冬泳的習慣,對水域比較熟悉,參加前年的河南的水災救援,經驗比較豐富。
20 歲的隊員還是一名大學生,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大型救援,本次主要負責對外聯絡、發布信息等文字類的工作。
相比前年的河南救援行動,徐文杰說,涿州這次更加困難," 之前在河南,進入災區的路比較多,沒有斷水斷電,這邊進入的路口很少,沒有通訊。"
【4】加油車開到救援現場
隨著救援時間持續拉長,前方物資出現不足。徐文杰稱,對救援隊來說,他們最緊缺的是汽油,所有船都需要用汽油。社交平臺,不少網友自發組建了互助文檔,救援隊缺汽油的消息傳播得很快,社會各界籌集物資向涿州運輸。
涿州中石化加油站分公司人員主動跟江蘇藍天救援隊聯系,承諾為他免費加油,甚至直接把加油車開到救援現場。
" 這真的解了燃眉之急,大大提高了效率!" 徐文杰稱。
根據經驗,救援經常會持續到凌晨。來之前,他們準備了很多干糧,隊員們沒時間吃飯,餓的時候就啃點面包或壓縮餅干。8 月 3 日,在當地政府和愛心企業的幫助下,他們吃上了一頓熱飯。" 盡管菜色比較簡單,四季豆,雞蛋,但至少是熱飯熱菜了,比吃方便面和壓縮餅干好多了。" 他說。
至于住宿方面,他們和當地一個學校臨時商量以后,校領導非常支持,給救援隊員們準備了面包、礦泉水,這令大伙十分感激。
8 月 3 日深夜 11 時,徐文杰開車回到駐地。他告訴九派新聞,明天他們要去救一個全身癱瘓的老人,要帶擔架進去,擔架放在船上有點困難,正在做研究方案。
九派新聞記者 肖潔 實習記者 程睿思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
頭條 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