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星也會“發脾氣”:哈勃捕捉到一顆幼年恒星的能量爆發
據BGR報道,哈勃太空望遠鏡在今年早些時候捕捉到了獵戶座星云中的一次噴射狀爆發。歐空局(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本月在哈勃的網站上分享
2022-03-18 07:25:45 -
歐洲航天局宣布暫停火星車計劃 不使用俄羅斯火箭發射
3月1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周四,歐洲航天局宣布將暫停與俄羅斯在太空領域的合作,與俄羅斯航天局合作進行的火星車ExoMars任務今年將
2022-03-18 07:05:28 -
NASA巨型登月火箭SLS正式出廠 將“龜速”運往發射臺
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當地時間周四,美國宇航局(NASA)的下一代登月火箭將進行一次備受期待的“慢動作之旅”:從組裝廠前往佛羅里達州的發射臺
2022-03-18 07:20:29 -
NASA為其深空網絡上線了一個巨大的新天線
NASA使用一個名為“深空網絡(DSN)”的系統跟火星車甚至遙遠的“旅行者號”等太空任務進行通信。該系統由分布在世界三個地點的巨型天線組成:澳
2022-03-18 07:31:40 -
科學家提出新設計:從一次發射中產生人工重力的千米級空間結構
幾十年來,人類在太空的持續存在一直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核心目標。NASA最近的《月球持續探索和發展計劃》提出了人類長期探索近月空間、月
2022-03-18 07:54:00 -
探險團隊在南極洲冰面下3000米處發現了著名的耐力號沉船
上周,探險團隊在南極洲威德爾海海面下3000米(約10000英尺)處發現了耐力號沉船,并且將極度清晰的圖像向全世界播放。耐力號22號探險隊使用最
2022-03-17 22:51:00 -
科學家們警告營養豐富的魚類種群正被鮭魚養殖業揮霍殆盡
一項研究發現,食用野生魚而不是將其作為鮭魚養殖的飼料,將使近400萬噸魚留在海里,同時提供額外的600萬噸海產品供人類食用。
2022-03-17 21:50:15 -
科學家打造微型蒲公英傳感器原型 可輕松構建大規模環境監測網絡
在今日發表于《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華盛頓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介紹了一種可被風吹動的微型“蒲公英”傳感器。基于此,我們可以想象這
2022-03-17 21:21:45 -
豐田合成成功制造出用于下一代功率器件的更大尺寸的氮化鎵基片
豐田合成正在利用其在GaN半導體(藍色LED和UV-CLED)方面的專業知識,開發下一代功率器件。豐田合成株式會社與大阪大學合作,成功地增加了用于
2022-03-17 18:16:01 -
新研究表明mRNA新冠疫苗對免疫力受損患者是安全的
在免疫力受損的病人身上進行的首次綜合試驗表明,基于mRNA的COVID-19疫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免疫力受損的患者面臨更嚴
2022-03-17 16:08:22 -
研究人員首次證明鯊魚會睡覺 可讓科學家們更深入揭示人類睡眠的秘密
鯊魚睡覺嗎?這一古老問題終于有了確定答案。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4日報道,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鯊魚的代謝率,首次證明鯊魚會睡覺。該
2022-03-17 16:38:48 -
首款能“聽見”聲音的織物問世 可用來進行雙向交流或監測心臟活動
聽力有問題?把你的襯衫穿起來。英國《自然》雜志16日發表一項研究報告,報道了一種含有特殊纖維的織物,其能有效探測聲音。這種織物以我們
2022-03-17 16:38:24 -
《Nature》新基因組尺度篩選平臺,以編程免疫系統
紐約基因組中心(NewYorkGenomeCenter)和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的科學家開發了一個基因篩選平臺,以識別能夠增強免疫細胞的基因,使它們
2022-03-17 15:34:59 -
研究發現連接宇宙的“宇宙網”塑造了星系中的暗物質
我們的宇宙被一個由暗物質和氣體組成的巨大網絡所連接,該網絡跨越數百萬光年,并在由密集的星系團組成的“節點”處相交。這個巨大的網絡以基
2022-03-17 15:40:09 -
NASA已準備好將Artemis I 巨型登月火箭運往發射場
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月球火箭在首次前往發射臺之前,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標志性的飛行器裝配大樓內蓄勢待發。由NASA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
2022-03-17 14:40:44 -
俄羅斯“聯盟號”周五將把三名宇航員送入太空
國際空間站將迎來三名新的機組成員,他們將于周五發射升空并在三個多小時后抵達。與此同時,由七名成員組成的第66遠征隊機組在周二的成功太空
2022-03-17 14:37:21 -
“綠色制氫”再上一級臺階:新電解槽效率高達98%
在一項清潔能源的突破中,來自伍倫貢大學(UOW)和ARC電子材料科學卓越中心(ACES)的研究人員開發了新的電解槽技術,使具有成本競爭力的可再
2022-03-17 14:17:47 -
巴黎圣母院大火后,考古學家在地下發現“人形石棺”
在巴黎圣母院2019年的大火之后,考古學家在該院發現了幾座墳墓和一個可能是13世紀的鉛制石棺。法國文化部近日宣布,這些“具有非凡科學意義”
2022-03-17 14:23:14 -
《自然》:對社會等級的認知,是刻在大腦里的
說到等級,我們首先會想到人類的社會形態。但實際上,社會等級并不是人類的專利,很多社會性動物都會自發形成社會等級。等級的存在避免了種群
2022-03-17 13:18:32 -
Quaise Energy公司認為其找到了一種幾乎無限供應能源的方法
據BGR報道,一家地熱公司想鉆入地球深處,從地球深處獲取幾乎無限供應的能源。這家名為QuaiseEnergy的公司表示,利用儲存在地殼深處的能量是解
2022-03-17 11:18:16 -
ESA的探月雄心:要探索月球表面下的洞穴
歐洲航天局(ESA)對于探索月球有很多雄心勃勃的計劃。ESA不僅想探索月球的表面,而且還想探索月球表面下的洞穴,而這就需要一種新型的月球車
2022-03-17 11:55:05 -
火星上的生命痕跡?其實來自非生物沉積過程
一項新研究表明,未來的火星探險者可能會將化學過程創造的物體誤認為古代生命留下的痕跡。該研究稱,火星上的巖石可能包含多種非生物沉積物,
2022-03-17 11:34:19 -
研究測試用天然植物精油代替化學殺蟲劑來消滅蚊子
蚊子在歷史上是最可怕的昆蟲之一,它們幾乎在我們存在的整個過程中一直存在--或者,可能甚至更久。即使在今天,每年仍有近70萬人死于蚊子傳播
2022-03-17 10:25:46 -
地球永久凍土將達“臨界點”,潛在釋放390億噸碳
北京時間3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最新的一項研究警告稱,歐洲和西伯利亞西部的永久凍土帶正在迅速接近一個“臨界點”,可能導致高達390
2022-03-17 10:06:04 -
對稱液流電池技術或能為電網規模的存儲找到適切的平衡點
盡管目前的電池技術非常有用、令人印象深刻,但為電網規模使用而儲存可再生能源的版本可能看起來跟今天的手機和電動汽車內的電池有著很大的不
2022-03-17 10: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