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據(jù)來源:證監(jiān)會官網 李樹超/制表 本版制圖:翟超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
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市場迎來“破冰”。6月3日,華夏、南方、富國、匯添富、招商、萬家等基金公司申報的可投新三板公募基金紛紛拿到批文,成為首批參與新三板精選層投資的公募產品。
從證監(jiān)會行政審批進度看,上述獲批新三板基金皆在4月20日前后提交申報材料,在當月26日前后獲得受理,今年“五一”假期前后陸續(xù)進行第一次反饋意見,并在近日正式獲批。
從以上獲批產品情況看,首批新三板基金呈現(xiàn)以下特點:第一,新三板精選層企業(yè)將成為產品的重要投資方向,首批新三板基金也主要為偏股混合型基金;第二,新三板基金皆以“定期開放”或“滾動持有”方式運作,做出產品封閉期的設計;第三,新三板基金在產品封閉期投向新三板精選層企業(yè)的比例不超過20%,開放期投資比例不高于15%,其他持股倉位仍可以投向科創(chuàng)板、主板、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等其他板塊股票。
這意味著,首批新三板基金并非主要投向新三板精選層的主題基金,而是一定比例投向了新三板精選層。同時,通過對投資范圍和比重的限制,實現(xiàn)首批新三板基金的穩(wěn)健起步。
監(jiān)管層還對首批新三板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的投研能力、投研團隊和投研人員配置提出了較高要求。
據(jù)一家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透露,基金公司層面也非常重視新三板基金的投研能力,對該類產品的投研團隊做出較高要求,一方面配備了充足的投研人員,另一方面,配備的新三板基金經理也是具有資深的主動基金管理經驗,或新三板相關投資經驗,且基金經理長期歷史業(yè)績較好,以保證產品的平穩(wěn)運作。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考慮到新三板精選層在發(fā)展初期可能市場容量有限,目前首批獲批的新三板基金為6只,后續(xù)還有其他基金公司陸續(xù)申報相關產品,監(jiān)管層將正常對該類產品予以受理、審查和注冊,未來新三板基金的注冊發(fā)行也將是常態(tài)化機制。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